闽南网12月14日讯 生活在城市,行道树就在我们身边。昨日,《6种树或成泉州市区行道树“主角”》一经报道后,立即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,一些热心市民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此次,泉州主管部门推介的6种行道树,包括樱花木棉、台湾栾树、香樟、秋枫、南洋楹、白兰花。其中,不少读者对南洋楹这一树种提出了质疑。
读者沈**说,今年“莫兰蒂”台风给厦门带来了巨大灾难,倾倒的行道树遍地都是。事后,当地媒体和有关专家曾进行剖析,其中南洋楹被认为是比较娇弱的树种,它的抗风性差,在台风期间容易出现倒伏现象,容易造成安全隐患。而泉州与厦门相连,同为沿海地区,年年都会遭遇台风,因此,南洋楹不宜作为泉州市区的行道树。
对此,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复,此次推荐南洋楹,不是作为行道树的主打树种,考虑其树形高大,将主要用于高速出入口、城市立交桥交通绿地和郊野空旷地带的绿化。
市民许女士觉得,泉州是刺桐城,但现在在市区很少看到刺桐树,园林部门可考虑道路两侧多种植刺桐树。对此,该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基调树种推荐的前提,是在推广使用市树、市花的基础上筛选的树种。近年来,市园林部门持续加大市树刺桐树的种植力度。像现在的泉州市区城西路、城北路和北门街等主干道的行道树均为刺桐树,刺桐路、温陵路的行道树也有刺桐树,东湖公园、西湖公园、刺桐公园及西福高速出入口、东海立交等地都有片植刺桐林。由于刺桐树作为行道树存在抗风差等缺陷,今后该局将以“片花片林”的绿化形式弥补这一缺陷,在城市公园、交通绿地、路侧绿地持续片植刺桐林。
此外,还有市民推荐,泉州可考虑多种植棕榈树。泉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,该局正在利用丰海路临江的有利条件,打造一条延绵数公里、以棕榈植物为特色的**带绿化风光,今后,还会在一些临江临海的节点种些棕榈植物群落特色的绿化。(海都记者 柳小玲)